益智教育网

盛唐气象思维导图,今人如何解构千年社会密码?

一文读懂盛唐气象!国考常识高频考点“盛唐社会”思维导图+深度解析

** 准备国考?想快速掌握“盛唐社会气象”这一高频考点?本文为你独家奉上超清晰、超全面的“盛唐社会气象思维导图”,并辅以深度解析,助你构建知识体系,轻松应对常识判断,从政治、经济到文化、对外交流,带你全方位领略那个开放、自信、包容的黄金时代。

盛唐气象思维导图,今人如何解构千年社会密码?-图1


引言:为什么“盛唐气象”是国考常识的“必争之地”?

在公务员考试的常识判断模块中,“中国古代史”始终是考查的重中之重,而在众多历史时期中,“盛唐”——这个承载着中华民族辉煌记忆的时代,无疑是命题人眼中的“富矿”,它不仅是历史的巅峰,更是中华民族精神气质的象征。

“盛唐气象”并非一个空洞的口号,它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综合性概念,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对外交流等多个维度,对于考生而言,仅仅记住几个零散的知识点是远远不够的,构建一个系统化的知识框架至关重要

这正是本文的核心价值所在,我们将以一张精心设计的“盛唐社会气象思维导图”为骨架,为你详细拆解盛唐的方方面面,让你不仅能“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从容应对各类考题。


盛唐社会气象思维导图

为了方便你理解和记忆,我们首先呈现这张思维导图的结构,你可以将其保存下来,作为复习的“导航图”。

graph TD
    A[盛唐社会气象] --> B[政治清明];
    A --> C[经济繁荣];
    A --> D[文化昌盛];
    A --> E[开放自信];
    subgraph B[政治清明]
        B1[三省六部制完善] --> B11(决策: 中书省);
        B1 --> B12(审议: 门下省);
        B1 --> B13(执行: 尚书省);
        B1 --> B14(监察: 御史台);
        B2[科举制度成熟] --> B21(打破门第,选拔人才);
        B2 --> B22(诗赋取士,推动文学);
        B3[贤相辈出] --> B31(房玄龄、杜如晦);
        B3 --> B32(姚崇、宋璟);
    end
    subgraph C[经济繁荣]
        C1[农业发展] --> C11(曲辕犁、筒车);
        C1 --> C12(均田制、租庸调制);
        C2[手工业发达] --> C21(丝织业: 工官制度);
        C2 --> C22(陶瓷业: “南青北白”);
        C2 --> C23(造纸业: 宣纸);
        C3[商业繁荣] --> C31(大运河贯通南北);
        C3 --> C32(大都市: 长安、洛阳、扬州);
        C3 --> C33(胡商云集,邸店、柜坊出现);
    end
    subgraph D[文化昌盛]
        D1[诗歌的黄金时代] --> D11(李白: 浪漫主义);
        D11 --> D12(杜甫: 现实主义);
        D11 --> D13(白居易: 通俗化);
        D2[艺术成就斐然] --> D21(书法: 颜真卿、柳公权);
        D2 --> D22(绘画: 阎立本、吴道子);
        D2 --> D23(音乐舞蹈: 霓裳羽衣曲);
        D3[科技领先世界] --> D31(僧一行: 子午线测量);
        D3 --> D32(孙思邈: 《千金方》);
        D3 --> D33(雕版印刷: 《金刚经》);
    end
    subgraph E[开放自信]
        E1[民族关系融洽] --> E11(天可汗: 唐太宗);
        E1 --> E12(文成公主入藏);
        E1 --> E13(金城公主入藏);
        E2[对外交流频繁] --> E21(陆上丝绸之路: 繁荣鼎盛);
        E2 --> E22(海上丝绸之路: 广州为第一大港);
        E2 --> E23(遣唐使: 日本、新罗);
        E2 --> E24(玄奘西行、义净东渡);
        E3[社会风气开放] --> E31(女性地位相对较高);
        E31 --> E32(服饰、饮食、音乐胡风盛行);
        E31 --> E33(兼容并包,文化自信);
    end

思维导图深度解析:带你领略盛唐风采

让我们沿着思维导图的脉络,深入探索每一个分支的细节。

政治清明:盛唐的“制度基石”

盛唐的强大,首先源于其成熟、高效的政治制度。

  • 三省六部制: 这是唐朝中央官制的核心。中书省负责决策,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审议,有权驳回不妥的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这种分工明确、相互制衡的机制,有效提高了行政效率,避免了专权。

    • 【国考考点提示】:常考三省的职能,以及“政事堂”作为宰相议事机构的意义。
  • 科举制度: 唐朝科举制进一步完善,特别是进士科,以诗赋取士,极大地激发了全社会的读书热情,它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为庶族地主知识分子提供了上升通道,成为巩固统治、选拔人才的重要工具。

    • 【国考考点提示】:“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常与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对比考查。
  • 贤相辈出: 从“房谋杜断”的房玄龄、杜如晦,到“救时宰相”姚崇、宋璟,唐初和中期的名相辈出,他们辅佐君主,励精图治,为“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出现立下了汗马功劳。

经济繁荣:盛唐的“物质底气”

强大的政治制度,催生了空前的经济繁荣。

  • 农业: 曲辕犁和筒车的发明与推广,提高了耕作效率和灌溉能力,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和国家的赋税收入,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 手工业: 丝织业技术高超,官营作坊(工官)代表了当时最高水平,陶瓷业形成“南青北白”的格局(南方越窑的青瓷,北方邢窑的白瓷),造纸术也更为成熟,宣纸名扬天下。
  • 商业: 大运河成为国家的经济大动脉,连接了南北两大经济中心,首都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都市,人口百万,布局严整,扬州、成都等商业城市也空前繁荣,胡商云集,市场上充满了来自西域、波斯、大食的奇珍异宝,还出现了最早的银行雏形——柜坊和最早的汇票——飞钱
    • 【国考考点提示】:“柜坊”和“飞钱”是唐朝商业金融发展的标志性成就,务必记住。

文化昌盛:盛唐的“精神高度”

经济的富庶和社会的安定,催生了灿烂的文化。

  • 诗歌: 这是唐朝最耀眼的文化名片。李白的浪漫主义飘逸豪放,杜甫的现实主义沉郁顿挫,白居易的诗歌通俗易懂、反映民生,共同构成了唐诗的巅峰,据统计,全唐诗收录了近五万首诗歌,作者两千三百余人。
  • 艺术: 书法上,颜真卿的雄浑大气、柳公权的骨力遒劲,并称“颜筋柳骨”,绘画上,阎立本的《步辇图》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吴道子被誉为“画圣”,其人物画“吴带当风”。
  • 科技: 僧一行主持实测了子午线的长度,是世界上第一次,孙思邈的《千金方》是中医学史上不朽的巨著,雕版印刷术在唐朝已相当成熟,现存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唐朝的《金刚经》。
    • 【国考考点提示】:唐诗三大家、颜柳、阎立本、吴道子、《金刚经》等都是高频考点。

开放自信:盛唐的“世界胸怀”

这是“盛唐气象”最核心、最动人的特质。

  • 民族关系: 唐太宗被西北各族尊称为“天可汗”,体现了其作为各民族共主的地位,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促进了汉藏民族的友好与经济文化交流。
  • 对外交流: 陆上丝绸之路畅通无阻,长安成为世界性的贸易和文化中心,海上丝绸之路也日益繁荣,广州设立了专门管理外贸的机构——市舶司,日本、新罗等国纷纷派遣“遣唐使”来华学习,中国的玄奘西行取经,对中印文化交流影响深远。
  • 社会风气: 唐朝社会风气极为开放、包容,女性可以参与骑马、打球等社会活动,地位相对较高,从服饰、饮食到音乐、舞蹈,都广泛吸收了外来文化(即“胡风”),整个社会洋溢着一种海纳百川、自信昂扬的气度。
    • 【国考考点提示】:“天可汗”、“遣唐使”、玄奘西行、市舶司是考查对外关系的核心知识点。“开放包容”是盛唐气象的灵魂,也是重要的出题角度。

如何运用思维导图高效备考?

这张“盛唐社会气象思维导图”不仅仅是一份知识清单,更是一个强大的记忆和分析工具。

  1. 宏观把握: 首先看中心词“盛唐社会气象”,记住它由“政治、经济、文化、开放”四大支柱构成。
  2. 中观串联: 理解每个支柱下的核心要素。“经济繁荣”离不开农业、手工业、商业三大块。
  3. 微观记忆: 针对每个具体知识点,如“曲辕犁”、“颜筋柳骨”、“天可汗”等进行精准记忆,并理解其历史意义。
  4. 关联思考: 尝试将不同分支联系起来。“开放自信”的社会风气,促进了“文化昌盛”(诗歌、艺术融合外来元素),也带来了“经济繁荣”(对外贸易),这种关联性思考,是应对综合性考题的关键。

掌握了这张思维导图,你就等于抓住了“盛唐气象”的“纲”,所有零散的知识点都会被“纲”举目张,在考场上,无论题目从哪个角度切入,你都能迅速定位,准确作答。

希望这份精心为你准备的内容,能成为你国考备考路上的得力助手,预祝各位考生金榜题名,成功上岸!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