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2025最新小学测量思维导图怎么画?附重点难点!

中心主题:小学测量


一级分支一:长度单位

  • 核心概念:计量物体的长短或距离。
  • 单位体系
    • 国际单位制
      • 千米:用于计量较长的距离。
        • 进率:1千米 = 1000米
        • 感知:运动场的跑道、城市间的距离。
      • :基本单位。
        • 进率:1米 = 10分米 = 100厘米 = 1000毫米
        • 感知:黑板的高度、门的高度。
      • 分米:较少使用,1分米 = 10厘米。
      • 厘米:常用单位。
        • 进率:1厘米 = 10毫米
        • 感知:手指的宽度、橡皮的长度。
      • 毫米:用于计量很小的长度。
        • 进率:1厘米 = 10毫米
        • 感知:硬币的厚度、数学书的厚度。
    • 非国际单位制
      • :中国传统长度单位,1里 = 500米。
      • :中国传统长度单位,1米 ≈ 3尺。
  • 核心工具
    • 直尺:最基本、最常用的测量工具。

      使用方法:对准“0”刻度,紧靠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线垂直。

      2025最新小学测量思维导图怎么画?附重点难点!-图1

    • 卷尺:用于测量较长的、不规则的物体(如腰围、周长)。
    • 软尺:常用于测量身体部位的长度(如胸围、头围)。
  • 单位换算
    • 关键:牢记进率。
    • 方法
      • 大单位 → 小单位:乘以进率。(如:2米 = 2 × 100 = 200厘米)
      • 小单位 → 大单位:除以进率。(如:500毫米 = 500 ÷ 10 = 50厘米)
  • 解决问题
    • 简单计算:求和、求差。

      例:一根绳子长2米,用去50厘米,还剩多少厘米?

    • 周长
      • 正方形周长 = 边长 × 4
      • 长方形周长 = (长 + 宽) × 2
    • 行程问题

      路程 = 速度 × 时间


一级分支二:面积单位

  • 核心概念:计量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
  • 单位体系
    • 国际单位制
      • 平方千米:计量非常大的面积(如国家的面积)。

        进率:1平方千米 = 100公顷 = 1,000,000平方米

      • 公顷:计量土地面积(如公园、农场)。
        • 进率:1公顷 = 10,000平方米
        • 感知:一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约为1公顷。
      • 平方米:常用单位。
        • 进率:1平方米 = 100平方分米 = 10,000平方厘米
        • 感知:教室地面的面积、课桌的面积。
      • 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 = 100平方厘米。
      • 平方厘米:常用单位。
        • 进率:1平方厘米 = 100平方毫米
        • 感知:指甲盖的面积、邮票的面积。
  • 核心工具
    • 面积单位模型: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纸片,用于铺满图形来数面积。
    • 尺子:通过测量长和宽来计算面积。
  • 单位换算
    • 关键:与长度单位不同,面积单位的进率是长度单位进率的平方
    • 方法
      • 大单位 → 小单位:乘以进率。(如:2平方米 = 2 × 100 = 200平方分米)
      • 小单位 → 大单位:除以进率。(如:500平方厘米 = 500 ÷ 100 = 5平方分米)
  • 解决问题
    • 长方形面积 = 长 × 宽
    • 正方形面积 = 边长 × 边长
    • 不规则图形面积:通过分割、填补等方法,转化为规则图形来计算。

一级分支三:质量(重量)单位

  • 核心概念:计量物体的轻重。
  • 单位体系
    • 国际单位制
      • :计量非常重的物体或大量物品。
        • 进率:1吨 = 1000千克
        • 感知:一辆小汽车的重量、大象的重量。
      • 千克:常用单位。
        • 进率:1千克 = 1000克
        • 感知:一袋大米的重量、自己的体重。
      • :计量较轻的物体。
        • 进率:1千克 = 1000克
        • 感知:一个鸡蛋的重量、一枚硬币的重量。
    • 非国际单位制
      • 斤、公斤:中国市制单位。

        进率:1公斤 = 2斤 = 1千克

  • 核心工具
    • 天平:精密测量,常用于实验室。
    • :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如电子秤、杆秤、台秤)。
  • 单位换算
    • 方法
      • 大单位 → 小单位:乘以进率。(如:3千克 = 3 × 1000 = 3000克)
      • 小单位 → 大单位:除以进率。(如:4000克 = 4000 ÷ 1000 = 4千克)
  • 解决问题
    • 简单计算:求和、求差、倍数关系。

      例:一箱苹果重5千克,一箱梨重3千克,两箱水果共重多少千克?

    • 购物问题

      单价 × 数量 = 总价


一级分支四:时间单位

  • 核心概念:计量事件的先后顺序和持续时间。
  • 单位体系
    • 世纪:100年。
      • 平年:365天(2月28天)
      • 闰年:366天(2月29天)
      • 判断:年份是4的倍数(整百年份是400的倍数)。
      • 大月(31天):1、3、5、7、8、10、月。
      • 小月(30天):4、6、9、11月。
      • 特殊月:2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
    • :24小时。
    • :60分钟。
    • :60秒。
    • :时间的基本单位。
  • 核心工具
    • 钟表:显示时间。
      • 钟面:有时针、分针、秒针。
      • 电子表:用数字显示时间。
  • 单位换算
    • 关键:注意“日”与“时”,“时”与“分”,“分”与“秒”之间的进率是60。
    • 方法
      • 大单位 → 小单位:乘以进率。(如:2时 = 2 × 60 = 120分)
      • 小单位 → 大单位:除以进率。(如:150秒 = 150 ÷ 60 = 2分30秒)
  • 解决问题
    • 经过时间计算
      • 数法:数格子、分段计算。
      • 公式:经过时间 = 结束时刻 - 开始时刻
    • 时间规划:计算完成几件事情所需的总时间。
    • 日期问题:计算从一个日期到另一个日期经过了多少天。

一级分支五:其他单位

  • 容量单位
    • :计量液体体积的常用单位。

      感知:一瓶矿泉水约500毫升,一大桶可乐约1.5升。

    • 毫升:计量较少液体体积的单位。

      进率:1升 = 1000毫升

    • 工具:量筒、量杯。
  • 人民币单位
    • :基本单位。
    • :1元 = 10角
    • :1角 = 10分,1元 = 100分
    • 解决问题:简单的购物、找零计算。

一级分支六:测量思想与方法

  • 估测
    • 定义:不使用工具,通过观察和经验进行大致判断。
    • 重要性:培养数感,检验测量结果是否合理。
    • 方法:参照标准(如一拃、一步、自己的身高)。
  • 实际操作
    • 统一单位:测量前必须统一单位,否则无法比较。
    • 工具选择:根据被测物体的大小和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 读数规范:视线垂直于刻度尺,避免误差。
  • 单位换算的通用技巧
    • 画线段图法:将高级单位画成一段,低级单位根据进率画出多段,帮助理解。
    • 单名数与复名数
      • 单名数:只带一个单位名称(如:5米)。
      • 复名数:带两个单位名称(如:2米30厘米)。
      • 换算时注意区分。
  • 误差
    • 来源:工具本身、读数时视线不正、测量方法不当等。
    • 减小方法:选择合适的工具、规范操作、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如何使用这份思维导图

  1. 课前预习:浏览整个导图,了解本单元要学习的内容框架。
  2. 课堂学习:跟随老师的讲解,在对应的分支上补充细节、例题和自己的疑问。
  3. 课后复习:以导图为线索,回忆和背诵各个知识点,特别是单位进率和公式。
  4. 考前冲刺:把导图作为总复习提纲,查漏补缺,确保所有知识点都已掌握。

希望这份详细的思维导图能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测量”这一重要知识模块!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