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思维导图
中心主题:从世界看中国

优越的地理位置 (“在哪里”)
-
纬度位置
- 描述: 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北温带。
- 影响:
- 气候: 气候复杂多样,四季分明。
- 农业: 种植业为主,南北差异显著。
-
海陆位置
- 描述: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 影响:
- 气候: 受季风影响显著,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
- 交通: 东部沿海多优良港口,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对外交流。
- 灾害: 夏季风不稳定,易发生旱涝灾害。
-
相对位置
- 描述: 陆上邻国众多(14个),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
- 影响:
- 安全: 国防线长,国防重要性突出。
- 合作: 有利于与邻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
辽阔的疆域 (“有多大”)
-
陆地领土
- 面积: 约960万平方千米,世界第三。
- 四至点 (记忆口诀: 头上帕,脚下踩,嘴喝两江,屁股朝西
- 最东: 黑龙江与主航道中心线交汇处(135°E)。
- 最西: 帕米尔高原附近(73°E)。
- 最南: 曾母暗沙(4°N)。
- 最北: 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53°N)。
- 东西距离: 约5000千米,时差大(5个时区)。
- 南北距离: 约5500千米,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
-
领海与岛屿
- 海域: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岛东岸濒临太平洋。
- 岛屿: 舟山群岛(最大)、台湾岛(最大)、海南岛(第二大)。
- 海岸线: 曲折漫长,多优良港湾。
众多的人口 (“有多少人”)
-
数量与分布
- 总量: 世界第一(超14亿)。
- 分布特点: 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 密集区: 黑河-腾冲一线东南部(占全国94%人口)。
- 稀疏区: 黑河-腾冲一线西北部。
-
人口政策
- 基本国策: 计划生育。
- 政策演变:
- 过去: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 现状(2025年起): 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 (“有哪些人”)
-
民族构成
- 数量: 56个民族。
- 汉族: 占总人口92%,是主体民族,遍布全国。
- 少数民族: 占总人口8%,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地区。
-
民族政策
- 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立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权。
-
民族风情与文化
- 语言文字: 汉语(普通话)是通用语言,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 传统节日: 泼水节(傣族)、那达慕大会(蒙古族)、雪顿节(藏族)、丰收节(高山族)等。
- 文化艺术: 藏族布达拉宫、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等。
行政区划 (“如何管理”)
-
三级行政区划
- 省级: 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
- 地级: 地级市、地区、自治州。
- 县级: 县、县级市、市辖区。
- 乡级: 乡、镇、街道。
-
省级行政单位 (34个)
- 23个省: (需重点记忆简称和省会,如:冀-石家庄,粤-广州,鲁-济南)
- 5个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
- 4个直辖市: (北京、上海、天津、重庆)
- 2个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
记忆技巧
- 七字口诀: 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云贵福吉安。
- 轮廓联想: 黑龙江像天鹅,云南像孔雀,青海像兔子等。
总结与关联
- 地理位置 → 决定了 疆域特征 → 辽阔的疆域和多样的地形气候 → 孕育了 众多的人口 和 丰富的民族。
- 人口和民族 的分布特点,又与 地形、气候 等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 为了有效管理如此辽阔的疆域和众多的人口,国家建立了 行政区划 体系。
希望这份思维导图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