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规课程(本科生和研究生可选)
这些课程是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等院系开设的正规学分课程,教学质量很高,需要选课才能参加。

-
艺术学院:
- 《摄影基础》:这是最核心的入门课程,系统学习相机操作、构图、用光、后期等基础知识和技能。
- 《摄影艺术与创作》:进阶课程,更侧重于摄影史、美学观念和艺术创作,鼓励学生进行个人风格的探索。
- 《纪实摄影》:专注于新闻、社会纪实类的摄影,强调影像的社会责任和叙事能力。
-
新闻与传播学院:
- 新闻学院的课程更侧重于新闻摄影和视觉传播,强调摄影在新闻报道、图片编辑和视觉叙事中的应用,课程内容与媒体行业结合紧密。
-
其他院系:
一些其他院系,如社会学系、考古文博学院等,也可能开设与各自领域相关的摄影课程,社会调查方法中的视觉记录”、“田野调查摄影”等。
如何选课?
- 对于北大学生,可以通过选课系统选修这些课程。
- 对于社会人士或校外学生,可以关注北京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或相关院系的短期培训班、工作坊信息,这些课程有时会向社会开放。
学生社团(实践和交流的主要平台)
这是北大摄影爱好者最活跃、最集中的地方,社团组织大量活动,是学习实践、结交同好的绝佳途径。
- 北京大学学生摄影协会:
- 这是北大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摄影社团之一。
- :定期组织外拍采风(如去长城、胡同、自然风光地)、摄影讲座(邀请国内外知名摄影师分享)、技术交流会、主题比赛、暗房工作坊、影展等。
- 无论你是什么水平,加入摄影协会都能快速提升技能,并认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讲座和工作坊(拓展视野和技能)
北京大学拥有极其丰富的学术和文化资源,经常举办各类摄影相关的讲座和短期工作坊。
- 名家讲座:艺术学院、新闻学院、图书馆、百年讲堂等机构会不定期邀请国内外著名摄影家、策展人、学者来校讲座,分享他们的创作经验和学术见解。
- 短期工作坊:通常由摄影协会或相关院系组织,主题非常具体,如“人像布光技巧”、“Lightroom后期精修”、“胶片摄影与暗房冲印”等,可以在短时间内集中学习一项技能。
校园环境和资源
- 丰富的拍摄题材:北大校园本身就是一座巨大的摄影宝库,有未名湖、博雅塔、百年讲堂、古典建筑、四季风光,还有充满活力的学生生活,为摄影创作提供了绝佳的素材。
- 图书馆资源:北大图书馆藏有大量摄影史、摄影理论、摄影集和摄影技术类书籍,是进行理论学习和研究的绝佳场所。
总结与建议
| 类别 | 描述 | 适合人群 |
|---|---|---|
| 正规课程 | 艺术学院、新传学院等开设的学分课程,系统性强,有理论深度。 | 北大在校生、有资格旁听的社会人士、参加继续教育学院培训者。 |
| 学生社团 | 以实践和交流为主,活动丰富,氛围轻松,是快速提升和交友的平台。 | 所有对摄影感兴趣的北大学生(本科生、研究生)。 |
| 讲座/工作坊 | 短期、专题性强,能接触到前沿知识和实用技巧。 | 所有对摄影感兴趣的人,希望快速了解特定领域或提升某项技能。 |
| 校园资源 | 提供绝佳的拍摄环境和学习资料。 | 所有在北大校园内的人。 |
给您的建议:
- 如果您是高中生/考生:北京大学没有摄影专业,但有上述丰富的资源,您可以选择艺术学院或新闻与传播学院等相关专业,入学后通过选修课和社团来系统学习摄影。
- 如果您是摄影爱好者:您可以关注北京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课程,或者积极参加北京大学学生摄影协会的活动,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 如果您是专业摄影师/研究者:您可以通过访问学者、合作项目等方式进入北大,利用其顶尖的学术资源和平台进行研究和创作。
虽然没有“摄影班”这个独立的实体,但北京大学为摄影学习和实践提供了一个立体、多元、高水准的生态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