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二年级思维题怎么做?家长辅导孩子总卡壳怎么办?

找规律

主要锻炼孩子的观察力、归纳能力和模式识别能力。 1:数字排队 ** 找规律,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 3, 5, 7, ( ), 11, 13

二年级思维题怎么做?家长辅导孩子总卡壳怎么办?-图1

【思路引导】

  1. 第一步:观察数字。 让孩子先大声读出这些数字,感受它们的变化。
  2. 第二步:尝试计算。 引导孩子用后一个数减去前一个数,看看有什么发现。
    • 3 - 1 = 2
    • 5 - 3 = 2
    • 7 - 5 = 2
  3. 第三步:得出规律。 “哇,每次都增加了2!” 这个规律就找到了。
  4. 第四步:应用规律。 根据规律,用前一个数7加上2,就得到了括号里的数。

    7 + 2 = 9

  5. 第五步:验证。 再检查一下后面的数字是否符合规律:9 + 2 = 11,11 + 2 = 13,完全正确!

【答案】 括号里填 9


2:图形排队 ** 找规律,在问号处应该画什么图形?

【思路引导】

  1. 第一步:观察。 让孩子先看第一行和第二行,有哪些图形?它们是怎么排列的?(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2. 第二步:找规律。 引导孩子观察图形的排列顺序。
    • 第一行: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 第二行: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 发现规律: 每一行的图形都是按“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顺序重复排列的。
  3. 第三步:应用规律。 第三行已经有一个“圆形”和一个“正方形”了,按照规律,下一个图形应该是“三角形”。

【答案】 问号处画 三角形


巧算与速算

旨在让孩子打破常规计算顺序,发现数字之间的巧妙关系,提高计算速度和灵活性。 3:算年龄 ** 小明今年8岁,他哥哥比他大5岁,3年后,哥哥比小明大多少岁?

【思路引导】

  1. 第一步:常规思路(可以让孩子先试试)。
    • 小明今年8岁,哥哥今年 8 + 5 = 13岁。
    • 3年后,小明是 8 + 3 = 11岁,哥哥是 13 + 3 = 16岁。
    • 3年后,哥哥比小明大 16 - 11 = 5岁。
  2. 第二步:引导发现“不变”的规律。
    • 问孩子:“哥哥比小明大,这个年龄差会随着时间改变吗?”
    • 引导孩子思考:今年哥哥比他大5岁,明年小明长一岁,哥哥也长一岁,差距是不是还是5岁?后年呢?再过3年呢?
    • 发现规律: 年龄差是不会变的,无论过多少年,哥哥永远比小明大5岁。

【答案】 3年后,哥哥比小明大 5 岁。


4:分组求和 ** 计算: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思路引导】

  1. 第一步:观察数字。 这些数字有什么特点?(都是双数,而且一个比一个大2)
  2. 第二步:尝试配对。 引导孩子把第一个数和最后一个数配对,第二个数和倒数第二个数配对……
    • (2 + 16) = 18
    • (4 + 14) = 18
    • (6 + 12) = 18
    • (8 + 10) = 18
  3. 第三步:计算总数。 一共配成了几对?数一数,是4对,每对的和都是18。

    总和就是 4 × 18 = 72。

  4. 第四步:总结方法。 告诉孩子这种方法叫“配对求和”或者“高斯求和”,遇到连续的、有规律的数字,可以试试这样算,会很快!

【答案】 结果是 72


逻辑推理

需要孩子根据已知条件,一步步进行排除和判断,锻炼逻辑思维。 5:谁拿走了苹果 桌子上有3个苹果,分别被小红、小刚和小丽拿走了,小红说:“我没拿最大的。” 小刚说:“我拿的不是最小的。” 小丽说:“我拿的不是红色的。” 已知最大的苹果是红色的,最小的苹果是绿色的,请问,小红、小刚、小丽分别拿走了什么颜色的苹果?

【思路引导】 这是一个经典的三阶逻辑题,可以用表格或列表法来辅助思考。

  1. 整理信息:

    • 人物:小红、小刚、小丽
    • 苹果属性:大小(大、中、小)、颜色(红、黄、绿)
    • 关键线索:
      1. 最大的苹果是 红色 的。
      2. 最小的苹果是 绿色 的。
      3. 小红:没拿最大的。
      4. 小刚:没拿最小的。
      5. 小丽:没拿红色的。
  2. 开始推理(从小丽的线索入手最直接):

    • 小丽说她没拿红色的苹果,根据线索1,最大的苹果是红色的,所以小丽也没拿最大的苹果,小丽只能拿中等大小的苹果,既然不是红色的,也不是最小的绿色,那她拿的苹果颜色只能是黄色
      • 结论1:小丽 -> 中等大小 -> 黄色苹果。
  3. 推理小刚:

    • 小刚说他没拿最小的苹果(绿色),剩下的苹果有大的(红色)和中的(黄色),他还可能拿大的吗?
    • 我们再看看小红。小红说她没拿最大的苹果(红色)。
    • 大的红色苹果没人要了(小红不要,小丽拿的是中等的),那只能是谁拿?只能是小刚
      • 结论2:小刚 -> 最大 -> 红色苹果。
  4. 最后推理小红:

    • 现在只剩下最小的绿色苹果了,只能是小红拿走。
      • 结论3:小红 -> 最小 -> 绿色苹果。
  5. 最终检查:

    • 小红(最小,绿色)说没拿最大的,正确。
    • 小刚(最大,红色)说没拿最小的,正确。
    • 小丽(中等,黄色)说没拿红色的,正确。
    • 所有条件都满足。

【答案】

  • 小红拿走了绿色的苹果。
  • 小刚拿走了红色的苹果。
  • 小丽拿走了黄色的苹果。

给家长的小贴士

  1. 鼓励为主,保护兴趣: 思维题是“思维的体操”,不是“痛苦的考试”,孩子答对时要大力表扬,答错时也要肯定他思考的过程,说“你这个想法很有趣,我们再试试别的办法好吗?”
  2. 引导思路,而非直接给答案: 核心是让孩子自己想出来,多问“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我们还能从哪里入手?”,把思考的主动权还给孩子。
  3. 生活化: 把题目和孩子的生活联系起来,比如用他的玩具、零食来举例,会让他觉得更有趣。
  4. 一题多解: 有些题目不止一种解法,鼓励孩子找到不同的方法,并比较哪种更简单,这能极大地拓展思维。 和思路能帮助您的孩子在快乐中成长!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