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新思维语文到底是什么?如何提升学习效果?

“新思维语文”并不是指某一个特定、统一的教材或课程,而是一种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的革新,它是在传统语文教育的基础上,针对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求,提出的一种更具时代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语文教育范式。

新思维语文到底是什么?如何提升学习效果?-图1

它的核心目标是:不再将语文仅仅视为一门“工具性”学科(教识字、阅读、写作),而是将其提升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塑造健全人格、激发创新思维和提升综合能力的“奠基性”学科。


“新思维语文”的核心理念(与传统语文的区别)

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可以将其与传统语文进行对比:

维度 传统语文教育 新思维语文教育
教学目标 知识为本:侧重于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试技巧的训练。 素养为本:在知识基础上,更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大核心素养。
教材为中心:以课本为绝对核心,教学内容相对固定、封闭。 主题为引领:围绕特定主题(如“人与自然”、“科技与人文”、“家国情怀”等),整合课内外、校内外资源,实现跨学科、跨领域的融合。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为主:通常是“满堂灌”、“填鸭式”教学,学生被动接受。 学生探究为主:强调项目式学习(PBL)、合作学习、情境教学、翻转课堂等,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大胆质疑、合作分享。
思维训练 收敛性思维为主:强调标准答案,训练学生的逻辑分析和记忆能力。 发散性与批判性思维并重:鼓励“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批判性思维和创新创造能力。
评价方式 结果性评价为主:以期末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成果的主要标准。 过程性与多元化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探究能力、合作精神和思维品质,采用作品集、展示、答辩、观察记录等多种评价方式。

“新思维语文”的“新”体现在哪里?

它的“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从“学语文”到“用语文”的转变

  • 新思维: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不是应付考试,而是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学生需要学会在生活中运用语言进行有效沟通、清晰表达、理性思辨。
  • 实践案例:在学习新闻报道后,不再只是分析文章结构,而是让学生分组,围绕校园或社区的一个真实事件,进行采访、撰写、排版,最终发布一份真正的“校园报”或“社区简报”。

从“单一文本”到“群文阅读”的转变

  • 新思维:打破单篇课文的局限,围绕一个议题或主题,将不同体裁、不同观点、不同时代的文本(如诗歌、散文、新闻、图表、短视频脚本等)组合在一起进行阅读。
  • 实践案例:在探讨“英雄”这一主题时,可以同时阅读《史记》中的刺客列传、杜甫的《蜀相》、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以及当代关于消防员、抗疫英雄的报道和访谈,通过对比阅读,引导学生形成自己对“英雄”的、立体的、多元的理解。

从“标准答案”到“思维碰撞”的转变

  • 新思维: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不同观点,课堂不再是教师一言堂,而是思想交锋、观点碰撞的“研讨会”。
  • 实践案例:在学习一篇有争议性的文章(如《愚公移山》)时,教师会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如环保、效率、精神传承等)进行辩论,让学生在思辨中深化理解,而不是背诵所谓的“中心思想”。

从“学科壁垒”到“跨学科融合”的转变

  • 新思维:认识到语言是所有学科的基础,语文学习可以与历史、科学、艺术、技术等学科深度融合。
  • 实践案例
    • 语文 + 历史:学习《赤壁赋》时,结合三国历史背景,进行角色扮演或历史情景剧创作。
    • 语文 + 科学:阅读关于宇宙探索的科普文章,撰写科普小论文或制作科普短视频。
    • 语文 + 艺术:为古诗配画、谱曲,或根据课文内容改编成话剧、微电影。

从“技术排斥”到“技术赋能”的转变

  • 新思维:将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作为语文学习的工具和资源,拓展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 实践案例:利用AI工具辅助进行创意写作(如续写故事、生成诗歌灵感),利用网络数据库进行专题研究,利用数字平台进行作品发布和交流。

“新思维语文”对学生的要求

这种教学模式的转变,也对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

  • 更强的主动性:要主动提问、主动探究、主动学习。
  • 更好的合作能力:在小组项目中,学会倾听、表达、协作与分享。
  • 更高的思维品质:要敢于质疑,学会批判性思考,培养创新精神。
  • 更广的知识视野:不能只局限于课本,要广泛涉猎,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新思维语文”是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它旨在将语文教育从知识的“搬运工”转变为素养的“孵化器”,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真实情境为载体,以问题解决为导向,最终培养出的是既能熟练运用母语,又能独立思考、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的未来公民,这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更是对其思维方式和人格塑造的深远影响。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