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高阶思维?—— 超越记忆与理解
高阶思维,顾名思义,是指超越基础认知(如记忆、理解)的、更复杂、更深层次的思维能力,它不是简单地“知道”事实,而是能够运用已知信息去分析、评价、创造,从而解决新颖、复杂的问题。

我们可以借用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Benjamin Bloom)的“认知目标分类学”来清晰地理解它,这个模型将思维过程从低到高分为六个层次,其中分析、评价、创造就是高阶思维的核心。
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学(修订版):
| 层次 | 思维能力 | 举例 | |
|---|---|---|---|
| 记忆 | 识记、回忆 | 定义、列举 | “请记住圆周率π的前10位小数。” |
| 理解 | 解释、分类、总结 | 描述、解释、总结 | “请用自己的话解释什么是光合作用。” |
| 应用 | 使用知识解决问题 | 运用、执行、实施 | “运用勾股定理计算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 |
| 分析 | 拆解信息,看清关系 | 分析、区分、组织 | “分析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三大深层原因。” |
| 评价 | 做出判断,提出观点 | 评判、辩护、评估 | “评价这篇论文的研究方法是否科学,并说明理由。” |
| 创造 | 整合要素,产生新东西 | 设计、创造、构建 | “设计一个结合社交媒体和公益的App来解决流浪动物问题。” |
- 低阶思维 回答的是 “是什么?” 和 “为什么?”。
- 高阶思维 回答的是 “…会怎样?”、“哪个更好?为什么?” 以及 “我们还能做什么?”。
为什么高阶思维如此重要?—— 时代的要求
在信息爆炸、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今天,高阶思维的价值被前所未有地凸显出来。
- 应对复杂性与不确定性: 现代社会和职场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没有现成答案,高阶思维能帮助我们拆解问题、洞察本质、找到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 抵御信息过载与“AI冲击”: AI可以轻松完成记忆、理解、甚至部分应用层面的任务,但AI难以进行深刻的分析、有理有据的评价和真正原创的创造,高阶思维是人类区别于AI的核心竞争力。
- 驱动创新与个人成长: 无论是科技创新、商业模式的突破,还是个人职业的跃迁,都源于对现状的分析、批判性的反思和大胆的创造,高阶思维是创新的引擎。
- 培养终身学习者: 知识的半衰期越来越短,拥有高阶思维的人,能够主动学习、深度思考、将知识融会贯通,从而适应快速变化的世界。
高阶思维的核心构成——“聚”什么?
“聚高阶思维”意味着要聚焦、聚合、培养以下几种核心思维能力:
批判性思维
这是高阶思维的基石,它不是指“批判”或“否定”,而是指一种理性的、反思性的思维方式,其目的是决定我们该相信什么和该做什么。
-
核心能力:
- 质疑与求证: 不盲从权威、不轻信信息,凡事追问“证据是什么?”、“逻辑是否成立?”。
- 识别偏见与谬误: 能看穿文章、言论中的逻辑漏洞、情感操纵和认知偏见。
- 多角度分析: 能够站在不同立场审视同一个问题,看到问题的复杂性。
-
如何实践:
- 阅读新闻或文章时,问自己:作者的立场是什么?他用了哪些证据?有没有忽略其他可能性?
- 在做决策前,列出所有选项,并评估每个选项的优缺点、潜在风险和长远影响。
创造性思维
这是高阶思维的价值体现,它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新事物或创造新方法的能力。
-
核心能力:
- 联想与发散: 能将看似无关的事物联系起来,从一个点子出发,产生大量、多样的想法(头脑风暴)。
- 想象力与洞察力: 能够在头脑中构建不存在的场景,并发现别人没注意到的问题或机会。
- 整合与重构: 将不同领域的知识、技术或想法融合起来,创造出全新的东西。
-
如何实践:
- 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头脑风暴,不受限制地记录所有想法。
- 尝试“跨界学习”,比如学点编程、画画或心理学,用不同领域的视角激发灵感。
- 给自己设定“…会怎样?”的假设性问题,并尽情推演。
问题解决能力
这是高阶思维的最终落脚点,它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从发现问题到最终验证解决方案。
-
核心能力:
- 定义问题: 准确、清晰地界定问题的本质,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现象。
- 分析原因: 运用鱼骨图、5Why分析法等工具,深挖问题的根本原因。
- 制定与评估方案: 提出多种解决方案,并从可行性、成本、效益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估和选择。
- 执行与复盘: 坚决执行方案,并在事后总结经验教训,形成闭环。
-
如何实践:
- 遇到难题时,先别急着动手,花15分钟,用纸笔写下:“我遇到的问题到底是什么?”
- 在尝试解决一个bug时,多问几个“为什么”,直到找到根源。
元认知能力
这是“思考的思考”,是高阶思维的“指挥官”,它是指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和监控。
-
核心能力:
- 计划: 在思考或学习前,设定目标,规划策略。
- 监控: 在过程中,觉察自己的理解程度,检查思路是否清晰,判断方法是否有效。
- 评估: 在完成后,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
如何实践:
- 学习或工作前,问自己:“我这次的目标是什么?我打算怎么学/做?”
- 学习中,问自己:“我听懂了吗?这个概念和我之前学的有什么联系?”
- 学习后,问自己:“我学到了什么?这个方法下次还能用在什么地方?哪里可以做得更好?”
如何“聚”高阶思维?—— 实践路径
培养高阶思维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刻意练习和长期坚持。
-
改变学习与工作习惯:
- 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 遇到问题,先尝试自己找答案,而不是直接问人。
- 多问“为什么”和“: 把这当成一种思维习惯,挑战理所当然的假设。
- 费曼学习法: 尝试把一个复杂的概念用最简单的语言讲给一个完全不懂的人听,如果你讲不清楚,说明你还没真正理解它,这会强迫你进行深度分析和重构。
-
拓宽认知边界:
- 广泛阅读: 不仅读专业书籍,还要读历史、哲学、科幻、传记等不同领域的作品,以获得多元视角。
- 接触不同的人: 与不同背景、不同观点的人交流,他们的思维方式会给你带来巨大冲击和启发。
- 学习新技能: 学习一门新语言、一种乐器或编程,学习过程本身就是对大脑高阶思维的绝佳训练。
-
刻意练习思维工具:
- 结构化思维工具: 如金字塔原理、MECE原则(相互独立,完全穷尽),让你的表达和分析更有条理。
- 决策分析工具: 如SWOT分析、利弊分析、决策矩阵,让评价过程更理性、更系统。
- 创新思维工具: 如六顶思考帽(从不同角度思考)、SCAMPER模型(替代、组合、调整等),激发创造力。
-
拥抱挑战与反思:
- 主动选择有挑战的任务: 舒适区无法成长,主动承担那些让你感到“有点难”的项目。
- 坚持写反思日记: 每天花10-15分钟,复盘当天遇到的挑战、你的思考过程、决策的依据以及可以改进的地方。
“聚高阶思维”,本质上是一种思维模式的升级,它要求我们从知识的“消费者”转变为知识的“生产者”和“创造者”。
在这个充满变化的时代,知识是“1”,而高阶思维是后面的“0”,没有高阶思维这个“0”,再多的知识也只是孤立的数字;而拥有了高阶思维,你就能创造出无限的可能。
从今天起,有意识地培养你的批判性、创造性、问题解决能力和元认知能力,你将发现一个更广阔、更有掌控力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