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小学语文作文思维导图,怎么用才能帮孩子轻松写出好作文?

小学语文作文思维导图(总览)

这张图是核心,包含了写好一篇作文的完整流程和关键要素。

小学语文作文思维导图,怎么用才能帮孩子轻松写出好作文?-图1

graph TD
    A[小学作文写作全流程] --> B(第一步:审题立意 <br> 明确“写什么”和“为什么写”);
    A --> C(第二步:谋篇布局 <br> 规划“怎么写”的结构);
    A --> D(第三步:素材积累与选材 <br> 准备“用什么”来写);
    A --> E(第四步:语言表达与修改 <br> 锤炼“写得怎么样”);
    subgraph B[审题立意]
        B1(圈画关键词 <br> 如:《一件难忘的事》中的“难忘”);
        B2(确定文章体裁 <br> 记叙文、写景文、想象文等);
        B3(明确写作对象 <br> 写人、写事、写景、写物);
        B4(提炼中心思想 <br> 这件事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end
    subgraph C[谋篇布局]
        C1(凤头:精彩开头 <br> 1.开门见山 2.设置悬念 3.景物描写);
        C2(猪肚:充实主体 <br> 按时间/空间/事情发展顺序写);
        C3(豹尾:有力结尾 <br> 1.总结全文 2.点明中心 3.抒发感情);
    end
    subgraph D[素材与选材]
        D1(素材来源 <br> 生活经历、阅读积累、想象世界);
        D2(选材原则 <br> 真实、典型、新颖、紧扣中心);
        D3(具体方法 <br> “六感法”+“细节描写”);
    end
    subgraph E[语言与修改]
        E1(好词好句 <br> 积累和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
        E2(修改方法 <br> 1.通读检查 2.删减冗余 3.调整语序 4.润色词句);
    end

分步详解与思维导图

下面我们针对每一步,展开更详细的思维导图,并提供具体的例子和技巧。

第一步:审题立意 (决定文章的“灵魂”)

目标: 准确理解题目要求,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

思维导图:

graph TD
    B[审题立意] --> B1[圈画关键词];
    B1 --> B1a(时间词: <br> 《童年趣事》、《我的假期生活》);
    B1 --> B1b(范围词: <br> 《我的同桌》、《一件有意义的事》);
    B1 --> B1c(情感词: <br> 《难忘的一件事》、《我喜欢的动物》);
    B --> B2[确定体裁];
    B2 --> B2a(写人: <br> 《我的妈妈》、《我敬佩的人》);
    B2 --> B2b(记事: <br> 《一次成功的尝试》、《那一次,我哭了》);
    B2 --> B2c(写景/物: <br> 《美丽的校园》、《我心爱的小闹钟》);
    B2 --> B2d(想象/童话: <br> 《二十年后的我》、《假如我会飞》);
    B --> B3[明确中心];
    B3 --> B3a(想表达什么感情? <br> 如: 喜爱、赞美、后悔、感动);
    B3 --> B3b(想说明什么道理? <br> 如: 坚持就是胜利、团结力量大);

举例说明:

  • 题目: 《一件让我感动的事》
    • “一件”(数量)、“感动”(情感核心)。
    • 体裁: 记事文。
    • 中心: 文章必须围绕“感动”来写,通过一件具体的事,让读者也能感受到这份感动。

第二步:谋篇布局 (搭建文章的“骨架”)

目标: 设计文章的结构,让条理清晰,内容有序。

思维导图:

graph TD
    C[谋篇布局] --> C1[凤头: 开头];
    C1 --> C1a(开门见山 <br> 直接点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C1 --> C1b(设置悬念 <br> “你见过会唱歌的石头吗?我就见过。”);
    C1 --> C1c(景物描写 <br> “秋天来了,树叶像蝴蝶一样飞舞,我的思绪也飘向了远方。”);
    C --> C2[猪肚: 主体];
    C2 --> C2a(按时间顺序 <br> 起因 -> 经过 -> 结果);
    C2 --> C2b(按空间顺序 <br> 从上到下、从远到近、从整体到局部);
    C2 --> C2c(按事情发展顺序 <br> 发生 -> 发展 -> 高潮 -> 结局);
    C2 --> C2d(总分总结构 <br> 总起 -> 分述 -> ;
    C --> C3[豹尾: ;
    C3 --> C3a(总结全文 <br> “这就是我的小闹钟,它不仅是我的闹钟,更是我的好朋友。”);
    C3 --> C3b(点明中心 <br>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C3 --> C3c(抒发感情/展望未来 <br> “我爱我的家乡,希望它永远这么美丽!”);

举例说明(以《一次拔河比赛》为例):

  • 开头(凤头): 直接点明——“上个星期五,我们班举行了一场激动人心的拔河比赛。”
  • 主体(猪肚):
    • 起因: 比赛开始前,同学们摩拳擦掌,老师做动员。
    • 经过(高潮): 详细描写比赛时的场景:绳子中间的红布条如何移动,同学们的表情、动作、口号声(“一二,加油!”),手心的感觉等。
    • 结果: 最终我们班赢了(或输了)。
  • 豹尾): 总结感受——“这次拔河比赛让我明白了,团结就是力量,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第三步:素材积累与选材 (填充文章的“血肉”)

目标: 选择最合适的材料来支撑你的中心思想。

思维导图:

graph TD
    D[素材与选材] --> D1[素材从哪里来?];
    D1 --> D1a(生活宝库 <br> 家庭、学校、社会、旅行中的见闻);
    D1 --> D1b(阅读积累 <br> 课文、课外书、故事中的好词好句和事例);
    D1 --> D1c(想象翅膀 <br> 科幻、童话、未来的畅想);
    D --> D2[选材“四不”原则];
    D2 --> D2a(不虚假 <br> 写自己真实经历和真实感受);
    D2 --> D2b(不偏题 <br> 所选材料必须能说明中心思想);
    D2 --> D2c(不平淡 <br> 选择有特点、有亮点、能打动人的材料);
    D2 --> D2d(不贪多 <br> 一篇文章最好只写一到两件典型的事);
    D --> D3[让素材“活”起来];
    D3 --> D3a(六感法 <br> 看、听、闻、尝、触、想);
    D3 --> D3b(细节描写 <br> 动作、语言、神态、心理);

举例说明(描写“妈妈送我去医院”):

  • 普通选材: “我发烧了,妈妈背着我去医院。”
  • 优秀选材(运用六感法和细节):
    • 看: “深夜,窗外一片漆黑,只有路灯发出昏黄的光。”
    • 听: “妈妈的脚步声很急,喘气声越来越重。”
    • 触: “妈妈的背很宽,很温暖,我能感觉到她衣服被汗水浸湿了。”
    • 想: “我趴在妈妈背上,心里酸酸的,暗下决心以后要好好孝顺她。”

第四步:语言表达与修改 (雕琢文章的“外衣”)

目标: 运用生动的语言,并反复修改,让文章更完美。

思维导图:

graph TD
    E[语言与修改] --> E1[锤炼语言];
    E1 --> E1a(用好修辞 <br> 比喻、拟人、排比、夸张);
    E1 --> E1b(积累好词 <br> “高兴” -> “欣喜若狂”、“心花怒放”);
    E1 --> E1c(句式多变 <br> 长短句结合,陈述句、感叹句、疑问句交替使用);
    E --> E2[修改四步法];
    E2 --> E2a(一读: 通读全文 <br> 看是否通顺,有无错别字);
    E2 --> E2b(二删: 删减冗余 <br> 去掉与中心无关的句子和词语);
    E2 --> E2c(三调: 调整顺序 <br> 让段落和句子之间的逻辑更清晰);
    E2 --> E2d(四润: 润色词句 <br> 把平淡的词语换成更生动、准确的词语);

举例说明:

  • 原句: “天上的云很白。”
  • 修改后(运用比喻): “天上的云白得像一团团棉花糖,软绵绵的。”
  • 原句: “我很高兴。”
  • 修改后(运用心理描写): “听到这个消息,我一蹦三尺高,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

常见作文类型专项思维导图

针对不同类型的作文,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

写人作文思维导图

graph TD
    ZR[写人作文] --> ZR1[抓住人物特点];
    ZR1 --> ZR1a(外貌: <br> 容貌、身材、衣着、神态);
    ZR1 --> ZR1b(性格: <br> 善良、勇敢、调皮、马虎);
    ZR1 --> ZR1c(爱好: <br> 喜欢看书、爱打篮球);
    ZR --> ZR2[选择典型事例];
    ZR2 --> ZR2a(一件事 <br> 通过一件事集中表现人物特点);
    ZR2 --> ZR2b(几件事 <br> 通过几件不同的事,全面展现人物形象);
    ZR --> ZR3[运用描写方法];
    ZR3 --> ZR3a(动作描写 <br> “他弯下腰,小心翼翼地捡起地上的硬币。”);
    ZR3 --> ZR3b(语言描写 <br> “别灰心,我们再试一次!”);
    ZR3 --> ZR3c(神态描写 <br> “他气得脸都涨红了。”);
    ZR3 --> ZR3d(心理描写 <br> “我心里想:这下可糟了!”);

记事作文思维导图

graph TD
    JS[记事作文] --> JS1[写清六要素];
    JS1 --> JS1a(时间: <br> 有一天、上个周末);
    JS1 --> JS1b(地点: <br> 在学校、公园里);
    JS1 --> JS1c(人物: <br> 我、小明、爸爸);
    JS1 --> JS1d(起因: <br> 为什么会发生这件事?);
    JS1 --> JS1e(经过: <br> 事情是怎么发展的?);
    JS1 --> JS1f(结果: <br> 最后怎么样了?);
    JS --> JS2[突出重点];
    JS2 --> JS2a(“经过”是重点,要写详细);
    JS2 --> JS2b(写出事情的意义或自己的感受);

写景作文思维导图

graph TD
    XJ[写景作文] --> XJ1[按顺序观察];
    XJ1 --> XJ1a(空间顺序: <br> 从上到下、从远到近、从整体到局部);
    XJ1 --> XJ1b(时间顺序: <br> 春、夏、秋、晨、午、夜);
    XJ --> XJ2[抓住景物特点];
    XJ2 --> XJ2a(形状、颜色、声音、气味);
    XJ --> XJ3[融入真情实感];
    XJ3 --> XJ3a(借景抒情 <br> 看到美丽的景色,心情愉悦);
    XJ3 --> XJ3b(情景交融 <br> 景物的描写符合自己的心情);

这张“小学语文作文思维导图”就像一张地图,能帮助小学生在写作的旅途中不迷路。多读、多思、多写、多改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唯一捷径,希望这份思维导图能成为孩子们写作路上的好帮手!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