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师范学院的法学院位于学校的校园核心教学区域,具体位置在主校区的文科楼群中,根据校园布局和最新信息,法学院主要在文科楼的1-3层办公和开展教学活动,文科楼是一座具有现代教学设施的综合教学楼,建于2010年左右,总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整体设计融合了人文气息与功能性需求,外观以灰色和米白色为主色调,搭配大面积玻璃幕墙,显得庄重而富有活力。

文科楼的内部布局充分考虑了法学院的教学和研究需求,1层主要为学院行政办公区域,包括院长办公室、教务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以及辅导员办公室等,学生办理日常事务、咨询课程安排或寻求学业指导时,通常需要先到1层的行政服务台,1层还设有2间大型阶梯教室,分别命名为“法渊阁”和“明德堂”,配备了多媒体投影系统、音响设备和智能黑板,可容纳120-150人,主要用于《法理学》《宪法学》等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以及学院组织的学术讲座和模拟法庭初赛。
2层是法学院的核心教学区域,集中了大部分专业教室和特色功能室,这里有8间标准教室,每间可容纳60-80人,室内桌椅采用可移动式设计,方便开展案例研讨、小组讨论等互动教学活动,201室和202室为“案例研讨室”,墙面装有实时更新的法律案例数据库显示屏,配备了圆桌会议系统,供《民法总论》《刑法分则》等课程进行案例分析和辩论使用,203室则是学院的“模拟法庭实验室”,室内布局参照真实法庭设计,设有审判席、原告席、被告席、书记员席和旁听席,配备了法袍、法槌等道具,学生可在此进行模拟庭审演练,提升实务操作能力,2层的走廊两侧还悬挂了法学名家画像、法律名言和学院历年学术成果展板,营造出浓厚的学术氛围。
3层主要为学院的科研和教师办公区域,这里有20余间教师办公室,每位教师配备独立工作位,并设有小型研讨区,方便师生一对一交流和学术探讨,3层的东侧是“法律文献资料室”,藏书量约2万册,涵盖中外法律专著、期刊、案例汇编等资源,配备了电子阅览设备,学生可通过校园网访问中国知网、北大法宝等法律数据库,资料室旁设有“法律援助中心工作站”,由专业教师指导学生为校内师生及周边社区居民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3层还设有2间会议室,分别用于学院例会、课题研讨和学术沙龙,配备了视频会议系统,支持线上线下同步开展活动。
为了方便学生快速找到法学院,以下是文科楼各楼层功能概览表:
| 楼层 | 主要区域 | 功能说明 |
|---|---|---|
| 1层 | 行政办公区 | 学院行政办公室、辅导员办公室、学生服务台 |
| 1层 | 教学区 | 大型阶梯教室(法渊阁、明德堂),用于公共课程和讲座 |
| 2层 | 教学区 | 标准教室、案例研讨室、模拟法庭实验室,专业课程教学 |
| 2层 | 展示区 | 法学文化长廊,展示学院成果和法律文化 |
| 3层 | 科研办公区 | 教师办公室、小型研讨区、学术交流 |
| 3层 | 实践服务区 | 法律文献资料室、法律援助中心工作站、会议室 |
需要注意的是,沈阳师范学院校园内还有另一栋法学相关建筑——法学楼,该楼主要用于研究生教学和科研,位于文科楼北侧约200米处,外观为红色砖墙风格,建于2005年,目前主要用于法学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课教学和导师指导,本科生课程较少在此开展,本科生日常学习和活动主要集中于文科楼,而研究生可根据课程安排在文科楼和法学楼之间流动。
沈阳师范学院法学院所在的文科楼交通便利,从学校正门步行约5分钟可达,周边毗邻图书馆、食堂和体育馆,为学生提供了便利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学院在文科楼的布局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既满足了教学、科研的基本需求,又通过模拟法庭、法律援助中心等特色设施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为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提供了坚实的硬件支持。
相关问答FAQs
Q1:沈阳师范学院法学院的模拟法庭实验室是否对学生开放使用?
A1:是的,模拟法庭实验室对法学院学生开放使用,学生需提前向学院教务办公室提交使用申请,说明活动目的、时间和所需设备,经审核通过后即可预约使用,实验室主要用于课程实践、模拟法庭比赛、法律社团活动等,学生需遵守实验室管理规定,爱护设施设备,使用后保持场地整洁。
Q2:法学院的法律文献资料室是否可以外借书籍?
A2:法律文献资料室的书籍分为“可借阅”和“馆内阅览”两类,基础法律教材、学术专著等可借阅图书,凭借学生证或校园卡可借阅,期限为30天,可续借一次;珍贵文献、期刊合订本、法律工具书等仅限馆内阅览,不可外借,学生可通过资料室的检索系统查询图书位置,也可向管理员咨询借阅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