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教育学考研哪个好考些?这些专业上岸率更高!

在选择教育学考研的方向时,“好考”通常涉及考试难度、招生人数、报录比、专业课难度以及竞争激烈程度等多个维度,教育学考研主要分为学硕和专硕两大类,学硕通常以学术研究为导向,考试科目为政治、外语、教育学专业基础(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而专硕更侧重实践应用,考试科目为政治、外语、教育综合(333教育综合)及专业课二,以下从不同角度分析哪些方向相对“好考”,并附上对比表格供参考。

教育学考研哪个好考些?这些专业上岸率更高!-图1

从学硕来看,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是全国统考,命题范围广但相对公平,竞争主要集中在教育学原理、教育史等传统热门方向,相比之下,一些学硕中的小方向,如高等教育学、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学等,招生人数可能更多,且部分院校的报录比相对较低,部分地方师范大学的高等教育学方向,由于社会关注度不如课程与教学论,竞争压力会小一些,学硕中的“农村教育”“教育技术学”等交叉学科方向,因研究领域的特殊性,报考人数较少,分数线可能也相对较低。

专硕方面,333教育综合是各院校自主命题,但考试范围与311有重合,难度略低于311,且专硕招生规模普遍大于学硕,整体录取率更高,在专硕中,教育管理、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向是招生大户,教育管理专业虽然对工作经验有一定要求(部分院校),但招生人数多,且部分院校接受跨考;学前教育因社会需求大,多数院校招生计划充足,且专业课二通常为学前教育学,内容相对基础,适合跨专业考生,相比之下,学科教学(语文、数学等)方向因与中小学教学直接相关,就业前景好,报考人数多,竞争激烈,难度较高。

院校选择也是影响“好考”程度的关键因素,偏远地区的院校(如西藏、新疆、甘肃等地的师范院校)竞争压力小于一线城市的热门院校(如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西北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地方师范院校的教育学专业,不仅招生人数多,且复试分数线较低,适合基础一般的考生,部分综合类院校的教育学专业因不是其优势学科,报考人数较少,录取难度也相对较低。

以下为部分教育学考研方向的难度对比参考:

类别 方向举例 考试难度 竞争激烈程度 招生人数 适合人群
学硕(311统考) 教育学原理 中等 基础扎实,有科研兴趣的考生
学硕(311统考) 高等教育学 中等 较多 想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的考生
学硕(自命题) 比较教育学 中低 较少 对国际教育感兴趣,想避开竞争的考生
专硕(333统考) 学前教育 中等 跨专业考生,喜欢与儿童互动
专硕(333统考) 教育管理 中低 中等 有工作经验,想从事教育管理
专硕(自命题) 心理健康教育 中等 较多 对心理学有兴趣,想从事心理咨询
专硕(333统考) 学科教学(语文/数学) 基础好,想从事中小学教学的考生

需要注意的是,“好考”并非绝对,还需结合个人兴趣、本科专业背景及职业规划,若本科为英语专业,报考学科教学(英语)可能更具优势;若对教育政策感兴趣,高等教育学或教育经济与管理方向可能更合适,即使是“冷门”方向,若目标院校为顶尖学府,难度依然较大,建议考生根据自身实力选择“院校+专业”的组合,并提前了解目标院校的报录数据、复试分数线及专业课参考书。

相关问答FAQs:

  1. 问:教育学考研中,学硕和专硕的就业前景有何区别?哪个更好就业?
    答:学硕侧重学术研究,主要就业方向为高校辅导员、教育科研机构、出版社等,或继续攻读博士;专硕更注重实践,就业方向多为中小学教师、教育机构培训师、教育管理等,从就业市场需求看,专硕的就业面更广,尤其是学科教学方向的中小学教师需求量大,但学硕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就业竞争力更强,选择需结合个人职业目标,若想进中小学当老师,专硕更合适;若想从事学术研究,学硕更合适。

  2. 问:跨专业考教育学考研,哪些方向更容易上手?
    答:跨专业考生建议选择不考数学、专业课基础较易的方向,专硕中的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向对跨专业考生较友好,因为这些方向的专业课二内容相对基础,且333教育综合的考点虽有记忆量,但逻辑性较强,学硕中的比较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等交叉学科,因涉及较少本科专业壁垒,也适合跨考,但需注意,部分方向(如教育管理)可能要求工作经验,跨考前需确认院校具体要求。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