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择管理类联考的专业方向时,“竞争小”往往是许多考生关注的重点,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上岸概率和备考压力,管理类联考包含七个专业学位,包括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会计硕士(MPAcc)、工程管理硕士(MEM)、旅游管理硕士(MTA)、图书情报硕士(MLIS)和审计硕士(MAud),这些专业的竞争程度因招生政策、报考人群、院校特点等因素存在显著差异,下面将从多个维度分析哪些专业竞争相对较小,以及背后的原因和选择建议。
从整体的报考热度来看,MPAcc、MAud和MBA常年位居竞争最激烈的梯队,MPAcc由于就业面广、且部分院校对跨专业考生相对友好,导致报考人数逐年攀升,尤其是财经类院校的MPAcc专业,报录比经常达到几十比一,甚至更高,MAud作为MPAcc的“姊妹专业”,竞争热度与MPAcc不相上下,尤其是对会计、审计背景的考生吸引力较大,MBA虽然招生人数较多,但由于其报考条件要求本科毕业满3年或专科毕业满5年,限制了部分应届生的报考,同时学费较高也筛选掉了一部分考生,因此竞争相对MPAcc稍缓,但顶尖院校的MBA项目依然竞争激烈。
相比之下,MEM、MLIS、MTA以及部分院校的MPA项目,竞争压力相对较小,MEM(工程管理硕士)是近年来增长较快的专业,其竞争程度因研究方向差异较大,工程管理(代码125601)和项目管理(代码125602)由于与工程行业结合紧密,吸引了大量有工程背景的考生报考,尤其是理工科院校的MEM项目,竞争可能较为激烈,但MEM中的工业工程与管理(代码125603)和物流工程与管理(代码125604),这两个方向从2020年起开始接受应届生报考,虽然报考人数有所增加,但整体基数仍小于MPAcc等热门专业,且招生院校多为理工科类,对考生的专业背景有一定要求,跨专业考生较少,因此竞争相对较小,MEM的招生人数普遍较多,且部分院校的非全日制MEM项目学费适中,性价比高,导致其报录比相对友好。
MLIS(图书情报硕士)和MTA(旅游管理硕士)属于相对“小众”的专业,报考人数较少,竞争压力自然较小,MLIS主要培养图书情报、档案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就业方向多为图书馆、档案馆、企业信息管理部门等,行业需求相对稳定,但社会认知度不如MPAcc等热门专业,因此报考人数不多,尤其是非重点院校的MLIS项目,往往需要通过调剂才能完成招生,MTA(旅游管理硕士)则与旅游行业紧密相关,受行业周期性影响较大,虽然旅游业是朝阳产业,但MTA的社会认可度和报考热度仍不高,尤其是非旅游强校的MTA项目,竞争压力较小,适合有旅游行业背景或对该领域感兴趣的考生。
MPA(公共管理硕士)的竞争程度呈现“两极分化”的特点,顶尖院校(如清北复交人等)的MPA项目,由于品牌效应和资源优势,吸引了大量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考生报考,竞争异常激烈,报录比甚至超过部分MPAcc项目,但普通院校,尤其是地方财经类、理工类院校的MPA项目,由于地域限制、品牌影响力不足等因素,报考人数相对较少,竞争压力较小,MPA的招生人数较多,且部分院校对有工作经验的考生有一定的倾斜政策,这也为普通背景的考生提供了机会。
除了专业本身的特点,院校层次和地域因素对竞争程度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同一专业在不同院校的竞争程度可能天差地别,MPAcc在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顶尖财经院校的竞争,远超在普通师范类、理工类院校的竞争,同样,MPA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院校竞争压力,也明显大于二三线城市的地方院校,考生在选择时,不能只看专业名称,还要结合院校层次和地域进行综合考量。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各专业的竞争特点,以下表格从报考热度、报录比特点、主要报考人群、院校选择建议等维度进行了对比:
专业名称 | 报考热度 | 报录比特点 | 主要报考人群 | 院校选择建议 |
---|---|---|---|---|
MPAcc | 极高 | 财经类院校报录比几十比一,普通院校稍缓 | 应届生、会计/财管背景考生、跨专业考生 | 优先考虑院校专业实力和地理位置,普通院校性价比高 |
MAud | 极高 | 与MPAcc类似,顶尖院校竞争激烈 | 会计/审计背景考生、事务所从业人员 | 选择有行业影响力的院校,注重实践资源 |
MBA | 较高 | 顶尖院校竞争激烈,普通院校相对缓和 | 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创业者 | 注重院校品牌、校友资源和行业特色 |
MEM | 较高 | 工程管理/项目管理竞争激烈,工业工程/物流工程稍缓 | 工程技术背景考生、制造业/建筑业从业人员 | 理工科院校专业实力强,结合行业背景选择 |
MPA | 分化明显 | 顶尖院校报录比极高,普通院校相对较低 | 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公共服务领域从业者 | 地方院校竞争压力小,考虑未来职业发展地域 |
MLIS | 较低 | 报考人数少,部分院校需调剂 | 图书情报/档案管理背景考生、信息管理从业者 | 选择有相关学科基础的院校,关注行业资源 |
MTA | 较低 | 报考人数少,竞争压力小 | 旅游行业从业者、相关专业背景考生、对旅游感兴趣者 | 旅游特色院校或综合类院校,考虑行业实习机会 |
综合来看,如果考生以“竞争小”为首要目标,可以考虑以下组合:一是选择MEM中的工业工程与管理、物流工程与管理方向,尤其是理工类院校的非全日制项目;二是选择MLIS或MTA这类相对小众的专业,避开MPAcc、MAud等“内卷”严重的赛道;三是选择普通院校的MPA项目,避开顶尖院校的激烈竞争;四是对于有工程背景的考生,MEM的工程管理或项目管理方向,如果选择非顶尖的理工科院校,竞争压力也相对可控。
“竞争小”并不意味着“好考”或“容易上岸”,考生在选择专业时,还需结合自身的职业规划、专业背景、兴趣特长等因素,如果考生未来想进入企业财务部门,即使MPAcc竞争激烈,也不建议盲目选择MLIS,因为专业不对口会影响长远发展,即使是竞争较小的专业,如果目标院校过高,依然面临较大压力,理性评估自身实力,结合专业特点和院校情况,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才是成功上岸的关键。
相关问答FAQs:
问:管理类联考中,哪些专业对跨专业考生比较友好,且竞争相对较小? 答:对于跨专业考生,MEM中的工业工程与管理(125603)和物流工程与管理(125604)是比较友好的选择,这两个方向从2020年起接受应届生报考,且对考生的本科专业没有严格限制,更看重数学和管理能力,由于行业特性,报考人数相对MPAcc等热门专业较少,竞争压力较小,MLIS(图书情报硕士)也对跨专业考生开放,尤其是对信息管理、计算机等背景的考生有一定吸引力,且整体报考热度不高,竞争相对较小,需要注意的是,跨专业考生在选择时,应尽量选择与自身知识背景有一定关联度的方向,并提前了解目标院校的招生要求和课程设置,以提高备考和上岸的成功率。
问:选择竞争较小的专业,未来就业会受影响吗? 答:专业的选择与未来就业密切相关,但“竞争小”并不等同于“就业差”,关键在于专业是否与个人职业规划匹配,以及院校培养质量是否过硬,MEM(工程管理硕士)虽然整体竞争小于MPAcc,但毕业生在制造业、建筑业、信息技术等领域就业前景广阔,尤其是在智能制造、项目管理等方向,人才需求旺盛,MLIS(图书情报硕士)毕业生可进入图书馆、档案馆、企业信息中心、大数据公司等,随着数字化转型,对信息管理人才的需求也在增加,MTA(旅游管理硕士)则在文旅融合、智慧旅游等领域有独特的优势,考生在选择竞争较小的专业时,应深入了解其行业发展趋势和就业方向,选择有潜力的领域,并通过实习、考取相关证书等方式提升自身竞争力,同样能获得良好的职业发展,避免仅为了“竞争小”而选择一个自己完全不感兴趣或没有发展前景的专业,否则即使上岸,未来的职业道路也可能充满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