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选择“比较好考”的专业,往往需要结合自身基础、兴趣、就业规划以及目标院校的竞争情况综合判断,从整体趋势来看,部分偏文科、实践性较强或对数学要求较低的专业,考试难度相对较低,但“好考”并非绝对,关键在于匹配度,以下从专业特点、考试难度、就业方向等角度分析几类相对容易备考的专业,并附对比表格供参考。
文科类:记忆型为主,备考门槛较低
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不考数学,考试内容以文学基础、写作、语言学等为主,侧重背诵与理解,对于文字功底较好、记忆力强的考生来说,备考压力相对较小,目标院校中,部分师范类院校(如曲阜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的竞争热度低于综合性大学,且招生人数较多,复试分数线通常在350-380分之间,适合跨专业考生。
历史学(中国史/世界史)
历史学学硕统考313,考试范围涵盖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世界史等,题型以名词解释、简答、论述为主,无需数学,适合对历史有浓厚兴趣、擅长梳理时间线和背诵的考生,部分院校如河北大学、山西师范大学的历史学专业报录比约为5:1,低于热门专业,且复试淘汰率较低。
管理类专硕:跨考热门,侧重能力而非深度
图书情报(MLIS)
图书情报硕士初试管理类综合(含数学基础、逻辑、写作)和英语二,数学难度仅为高中水平,且不考专业课二,该专业招生院校多为理工科或综合类大学(如武汉大学、南京大学),部分院校接受跨考,复试侧重信息检索与管理实践能力,就业方向包括图书馆、档案馆、互联网公司等。
旅游管理(MTA)
MTA同样考管理类综合和英语二,且部分院校接受专科毕业满5年的考生报考,考试内容对专业背景要求低,更看重管理思维和行业经验,海南大学、云南大学的MTA专业每年调剂名额较多,适合基础一般但想提升学历的考生。
农学类:国家线低,调剂机会多
农业管理/农村发展
这两个专业属于农学门类,国家线常年较低(2023年A区线约251分),考试内容为政治、英语、农业知识综合四(含经济学、管理学等),部分院校不考数学,东北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等每年均有较多调剂名额,适合追求“上岸”且对农业领域感兴趣的考生。
畜牧学/兽医学
农学类专业整体竞争较小,专业课以生物学、动物生理学等为主,适合生物、化学基础较好的考生,甘肃农业大学、吉林畜牧兽医学院的畜牧学专业报录比常低于3:1,且复试线接近国家线,性价比高。
专业对比与选择建议
以下为上述专业的核心特点对比:
专业类别 | 考试科目 | 复试分数线(A区) | 报录比(参考) | 优势方向 |
---|---|---|---|---|
汉语言文学 | 政治、英语一、专业课(文学) | 350-380分 | 6:1-8:1 | 教育、编辑、公务员 |
历史学 | 政治、英语一、313历史学基础 | 320-350分 | 5:1-7:1 | 文博、档案、学术研究 |
图书情报 | 管理类综合、英语二 | 190-220分(管综) | 4:1-6:1 | 图书馆、数据管理、企业信息部 |
农业管理 | 政治、英语二、农业知识综合四 | 251分(国家线) | 3:1-5:1 | 农村基层、农业企业、政策研究 |
注意事项
- “好考”≠简单:即使专业竞争小,若不擅长背诵或数学薄弱,仍可能失利,汉语言文学的文学史知识点庞杂,需长期积累;管理类综合的写作和逻辑也需要系统训练。
- 院校选择关键:同一专业在不同院校难度差异大,汉语言文学在华中师范大学竞争激烈,但在地方师范院校则相对容易,建议优先选择招生人数多、复试比低(如1.2:1)的院校。
- 就业与兴趣平衡:部分“易考”专业(如历史学、农学)就业面较窄,需结合职业规划选择,避免盲目追求“上岸”导致就业困难。
相关问答FAQs
Q1:跨专业考研选什么专业最容易上手?
A:跨专业考生可优先选择不考数学且对专业背景要求低的专业,如图书情报、农村发展、汉语言文学等,图书情报的管理类综合数学难度低,英语二难度低于英语一,且招生院校多,适合大多数跨考生;汉语言文学若本科有一定文科基础,备考压力也较小,但需注意,部分院校(如师范类)的汉语言文学复试可能加试写作,需提前准备。
Q2:如何判断一个专业的“好考”程度?
A:可从三个维度综合评估:①报录比(低于5:1竞争较小);②复试分数线(低于国家线10分以上或接近国家线);③专业课难度(统考科目如313历史学、396经济类联考比自命题更透明,信息获取成本低),可通过院校官网查询历年拟录取名单中的分数分布,若最低分与国家线差距小,则上岸概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