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思维能力是党员干部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下,科学判断形势、准确把握方向、有效推动工作的核心能力,是衡量领导干部政治素养和履职水平的重要标尺,它不仅关乎个人成长,更直接影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升政治思维能力对于应对风险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政治思维能力的内涵丰富多元,主要包括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和底线思维等七大维度,这些维度相互联系、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了政治思维能力的有机整体,战略思维要求我们立足全局、着眼长远,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历史思维则强调以史为鉴、知古鉴今,从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把握历史发展规律;辩证思维注重全面、联系、发展地看问题,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系统思维强调从整体性、关联性、动态性出发,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创新思维要求打破常规、勇于突破,以新思路、新方法解决新问题;法治思维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运用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底线思维则要求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
提升政治思维能力,需要从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两个方面同步发力,在理论学习方面,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要广泛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从历史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和经验,还要加强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知识的学习,不断优化知识结构,为提升政治思维能力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实践锻炼方面,要主动投身到复杂环境和艰苦岗位中去,在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解决重大矛盾中锤炼政治智慧,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找准问题症结,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要注重在重大任务中磨砺意志、增长才干,比如在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等重大任务中,学会从政治高度分析问题、推动工作,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政治思维能力的具体应用,我们可以通过表格对比不同思维维度在实践中的侧重点和表现方式:
思维维度 | 核心要求 | 实践应用 | 常见误区 |
---|---|---|---|
战略思维 | 立足全局、着眼长远 | 制定发展规划时统筹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 | 急功近利、顾此失彼 |
历史思维 | 以史为鉴、知古鉴今 | 分析历史事件、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 历史虚无主义、刻舟求剑 |
辩证思维 | 全面联系、发展看问题 | 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统筹兼顾 | 片面极端、静止孤立 |
系统思维 | 整体性、关联性、动态性 | 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
创新思维 | 打破常规、勇于突破 | 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 | 因循守旧、墨守成规 |
法治思维 |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 运用法治方式化解矛盾、推动工作 | 以言代法、以权压法 |
底线思维 | 有备无患、稳中求进 |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守住安全发展底线 | 盲目乐观、麻痹大意 |
在提升政治思维能力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克服一些常见的思想障碍,有的干部存在经验主义,习惯于凭老经验办事,对新情况新问题缺乏深入分析;有的干部存在教条主义,机械照搬照抄上级文件,不能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的干部存在本位主义,只考虑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忽视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这些思想障碍都会严重影响政治思维能力的提升,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加以克服。
政治思维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坚持、久久为功,要把政治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融入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要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推动工作的举措、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注重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升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
政治思维能力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成事之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只有不断提升政治思维能力,才能准确把握时代脉搏,科学应对风险挑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把提升政治思维能力作为必修课、终身课,以过硬的政治素养和履职能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
相关问答FAQs:
问1:为什么说政治思维能力是党员干部的核心能力?
答:政治思维能力是党员干部在复杂环境中把握方向、驾驭全局、推动工作的根本能力,它直接关系到党员干部能否从政治高度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否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的背景下,只有具备较强的政治思维能力,才能科学判断形势、有效应对风险、确保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因此它是党员干部履职尽责的核心能力。
问2: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底线思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答: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底线思维,首先要树立“风险无处不在、风险就在身边”的意识,凡事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要全面排查各领域风险隐患,建立风险清单和责任台账,明确风险等级和防控措施,在经济领域要警惕金融风险、产业链供应链风险;在社会领域要关注民生保障、公共安全风险;在意识形态领域要防范错误思潮渗透,要制定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确保在风险发生时能够快速响应、有效处置,要坚持底线思维与进取精神相统一,在守住底线的前提下积极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