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思维的两个基本特点是什么?它们如何影响我们的思考方式?

思维是人类独有的高级心理活动,它使人们能够超越感知的局限,对客观世界进行间接、概括的反映,思维的两个基本特点是间接性和概括性,这两个特点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思维的本质属性,推动着人类认知能力的不断发展。

思维的两个基本特点是什么?它们如何影响我们的思考方式?-图1

思维的间接性是指思维能够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不在直接感知范围内的事物或属性进行反映,医生通过病人的症状、检查结果等间接信息,推断出疾病的原因;气象学家通过卫星云图、气压数据等间接资料,预测未来的天气变化;科学家通过实验数据和理论模型,探索宇宙的起源和生命的本质,这些过程中,思维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当前感知与过去经验、未来可能性联系起来,实现对事物的深层把握,间接性使人类能够解决复杂问题,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这是动物心理所不具备的高级功能,思维的间接性并非凭空想象,而是以实践为基础,以知识为中介,只有当人们掌握了关于事物的规律性认识,才能进行有效的间接反映。

思维的概括性是指思维能够反映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而不是停留在个别事物的表面现象,这种概括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事物共同特征的概括,形成概念;二是对事物之间关系的概括,形成规律,人们通过对各种“鸟”的观察,舍弃其颜色、大小、习性等非本质特征,概括出“有羽毛、有喙、卵生”等本质属性,形成“鸟”的概念;通过对大量物理现象的研究,概括出牛顿三大定律,揭示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概括性使人类能够从个别中把握一般,从现象中洞察本质,从而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思维的概括性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具体形象的概括到抽象逻辑的概括,标志着人类认知水平的不断提升,儿童对“水果”的认识最初可能只局限于具体的水果(如苹果、香蕉),随着经验的积累,逐渐理解“水果”是一类具有共同营养特征的食物,实现从具体到抽象的飞跃。

思维的间接性和概括性是辩证统一的,间接性为概括性提供基础,因为只有通过间接反映,才能获取更广泛的经验材料,从而进行更高水平的概括;概括性则为间接性提供方向,因为概括形成的概念和规律,能够指导人们更有效地进行间接反映,提高思维的效率和准确性,数学中的“函数”概念是对数量关系的高度概括,这一概括使人们能够通过已知的自变量间接推导出因变量的值,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如果没有概括性,思维将停留在零散的经验层面,无法形成系统的知识;如果没有间接性,思维将局限于直接感知,无法实现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思维特点 内涵表现 作用与意义
间接性 借助知识和经验,对不在直接感知范围内的事物进行反映 突破时空限制,预见事物发展,解决复杂问题
概括性 反映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形成概念和规律 从个别把握一般,形成系统知识,指导实践活动

思维的这两个基本特点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正是因为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人类才能创造语言文字、建立科学理论、发展技术艺术,不断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在个体发展中,思维的间接性和概括性也是衡量认知水平的重要标志,从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到青少年的抽象逻辑思维,正是这两个特点不断成熟和完善的过程。

相关问答FAQs:

问:思维的间接性和概括性有什么区别?
答:思维的间接性侧重于反映的方式,即通过已有知识间接认识事物,突破直接感知的限制;而概括性侧重于反映的内容,即提炼事物的共同本质和规律,形成抽象概念,间接性是“如何反映”的问题,概括性是“反映什么”的问题,二者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共同体现思维的本质。

问:如何培养思维的间接性和概括性?
答:培养思维的间接性需要丰富知识储备,多学习前人经验,同时通过推理、假设等方式训练间接反映能力;培养思维的概括性则需要注重观察和分析,从具体事物中提炼共同特征,学习抽象概念和理论,并在实践中运用概念解决问题,多做逻辑推理题、学习科学原理、参与社会调研等,都有助于提升这两种思维能力。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