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蜡烛放在水中是一个常见且有趣的实验,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许多科学概念,以下是关于这个实验的详细描述:
一、实验目的
1、观察和理解:蜡烛在水中的燃烧现象,以及热传导、氧气消耗和水的性质对燃烧过程的影响。
2、培养能力:通过实践和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材料
1、蜡烛
2、容器(如小碟子或浅盘)
3、水
4、打火机或火柴
5、毛巾或纸巾(可选,用于后续实验)
三、实验步骤

1、固定蜡烛:点燃蜡烛,将蜡油滴在容器底部固定蜡烛,然后吹灭蜡烛。
2、准备容器:往容器中倒入清水,水面基本与蜡烛同高。
3、点燃蜡烛:将蜡烛再次点燃。
4、观察现象:观察蜡烛在水中的燃烧情况,记录火焰大小、燃烧速度以及水位变化等。
四、实验现象及解释
1、蜡烛继续燃烧:蜡烛放入水中后,其底部与水面接触,但火焰仍能在水面上方继续燃烧,这是因为石蜡固体的密度比水小,能浮在水面上,而火焰是在水面上方的空气中燃烧的。
2、燃烧速度减慢:由于水吸收了蜡燃料燃烧释放出的热量,使蜡烛周围温度降低,从而减缓了燃烧速度。
3、形成保护壳:未参与燃烧的蜡层会覆盖在蜡烛周围,形成一层薄薄的保护壳,阻止水进入蜡槽至棉芯,因此蜡烛不会熄灭。
4、火焰变小:水蒸发消耗了蜡燃料的氧气,导致火焰变得较小。
5、烟雾减少:水能够吸附烟雾颗粒,减少了烟雾的产生。
五、拓展思考
1、改变条件:可以尝试改变水的温度、蜡烛的大小或形状等条件,观察这些变化如何影响蜡烛的燃烧情况。
2、对比实验:可以进行对比实验,如将蜡烛放在不同介质(如空气、油等)中燃烧,观察并比较不同介质对蜡烛燃烧的影响。
六、安全注意事项
1、在进行实验时,要特别注意用火安全,避免火焰直接接触可燃物。
2、实验过程需大人全程陪伴,不能让孩子单独操作。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燃烧的条件和过程,以及不同物质对燃烧的影响,这个实验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标签: 蜡烛 水 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