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艾滋病思维导图包含哪些关键知识点和预防要点?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主要破坏人体免疫系统,最终导致机会性感染和肿瘤,以下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系统梳理艾滋病的核心知识,包括病原学、传播途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防措施及社会关怀等方面,帮助全面理解这一疾病。

艾滋病思维导图包含哪些关键知识点和预防要点?-图1

病原学与病毒特性

HIV属于反转录病毒科,分为HIV-1和HIV-2两型,其中HIV-1是全球主要流行株,病毒结构由外层的包膜、内部的衣壳及核心的RNA和反转录酶组成,其核心特点是攻击CD4+T淋巴细胞(辅助性T细胞),导致细胞数量减少和功能丧失,破坏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HIV的变异性极高,这使得疫苗研发和抗病毒治疗面临挑战,病毒对热、干燥和常用消毒剂敏感,但在体外存活能力较弱,56℃30分钟即可灭活。

传播途径与高危行为

HIV的传播必须满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条件,具体传播途径包括:

  1. 性传播:无保护性行为(包括同性、异性及双性性接触)是主要传播方式,病毒通过黏膜破损处进入人体。
  2. 血液传播:共用 contaminated 注射器、输入含HIV的血液或血制品、不规范的有创操作(如纹身、拔牙)等。
  3. 母婴传播:感染HIV的母亲可通过妊娠、分娩或哺乳传给婴儿,但通过及时干预(抗病毒治疗、剖宫产、人工喂养)可显著降低传播风险。

以下为高危行为与传播风险对比表:

行为类型 传播风险等级 说明
无保护肛交 黏膜脆弱,病毒易侵入
共用注射器吸毒 血液直接接触
感染母亲母乳喂养 病毒可通过乳汁传播
接吻(无口腔出血) 极低 唾液中病毒含量极低
蚊虫叮咬 病毒无法在蚊虫体内存活

日常接触(如握手、拥抱、共用餐具)不会传播HIV,无需恐慌。

临床表现与疾病分期

HIV感染自然病程可分为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各期特点如下:

  • 急性期:感染后2-4周,类似流感症状(发热、咽痛、皮疹、淋巴结肿大),可自行缓解,但此时传染性最强。
  • 无症状期:持续6-8年甚至更久,患者无明显症状,但病毒持续复制,CD4+T细胞逐渐减少。
  • 艾滋病期:CD4+T细胞计数<200个/μL,出现机会性感染(如肺结核、卡氏肺囊虫肺炎)和肿瘤(如卡波西肉瘤),可表现为长期发热、体重下降、慢性腹泻等。

诊断与检测

HIV诊断需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检测方法包括:

  1. 抗体检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初筛,阳性者需通过Western blot或免疫层析试验确认。
  2. 抗原抗体联合检测:可缩短窗口期(感染后2-3周检出)。
  3. 核酸检测:检测病毒RNA,用于早期诊断或婴儿诊断。

检测途径包括疾控中心、医院及自愿咨询检测(VCT)点,强调保密和自愿原则。

治疗与管理

目前HIV感染尚无法根治,但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延长患者寿命,提高生活质量,治疗原则包括:

  • 联合用药:通常采用三种或以上药物联合方案(如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
  • 依从性管理:漏服可能导致耐药,需规律服药并定期监测CD4+T细胞和病毒载量。
  • 机会性感染预防:如CD4+T细胞<200个/μL时,需预防肺孢子菌肺炎。

暴露后预防(PEP)和暴露前预防(PrEP)是高危人群的重要干预手段,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预防与社会关怀

预防艾滋病需采取综合措施:

  • 行为干预:推广安全套使用、减少性伴侣数量、拒绝毒品。
  • 血液安全:严格筛查献血者,推广一次性医疗用品。
  • 母婴阻断:感染孕妇尽早接受ART,降低传播率至1%以下。

社会关怀方面,应消除对HIV感染者的歧视,保障其就医、就业和教育权利,目前我国实行“四免一关怀”政策,提供免费抗病毒治疗、咨询和病毒载量检测等服务。

全球与中国疫情概况

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数据,2022年全球约3900万人感染HIV,新发感染130万,死亡63万,我国截至2022年底现存HIV感染者约125万,性传播为主要途径,其中异性传播占70%以上,近年来,通过扩大检测和治疗覆盖面,我国艾滋病病死率显著下降,但青年学生和老年人群感染率呈上升趋势,需加强针对性防控。

相关问答FAQs

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吗?
答:可以,规范抗病毒治疗后,HIV病毒载量可检测不到(U=U,Undetectable=Untransmittable),即不会通过性途径传播病毒,感染者可正常学习、工作和社交,但需注意保护他人,避免血液暴露,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不得因感染HIV而解除劳动合同或拒绝入学。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需要做HIV检测?
答:若有以下情况,建议尽快检测:①发生过无保护性行为;②共用过注射器或输入不明来源血液;③HIV感染者的性伴侣或子女;④出现急性期症状(如持续发热、皮疹等),检测窗口期后(抗体检测约3个月,核酸约2-3周)结果阴性可基本排除感染,阳性者需及时到定点医院确诊并治疗。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