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三年级下册数学思维导图图片大全

级下册数学思维导图涵盖各单元知识点,以图形呈现,助孩子梳理逻辑、高效学习

《三年级下册数学思维导图全解析》

三年级下册数学思维导图图片大全-图1

三年级下册数学是小学阶段重要的知识过渡时期,它涵盖了多个关键领域,包括数与计算、空间图形、统计概率等,通过构建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地梳理知识框架,加深对各个知识点之间内在联系的理解,从而更高效地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本文将详细介绍三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的内容,并结合思维导图进行阐述。

详解

(一)除法

知识点 示例
平均分的概念 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这是除法的基础意义。 有12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得到4个苹果(12÷3 = 4)。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从被除数的高位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一位或前两位;如果不够商1,就看被除数的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计算48÷2时,先算十位上的4÷2 = 2,在十位上写2;再算个位上的8÷2 = 4,在个位上写4,结果是24。
有余数的除法 当不能整除时会出现余数,余数一定小于除数,如7÷3 = 2……1,其中1是余数,且小于除数3。

(二)图形的运动

运动类型 特点 举例
对称 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长方形、正方形都有多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像蝴蝶的身体左右对称,它的对称轴经过身体的中心。
平移 物体沿着水平或垂直方向移动,形状和大小不变。 推拉窗户就是平移现象,窗子在轨道上水平移动,其自身的形状、大小都没有改变。
旋转 绕着一个固定点转动。 风车的叶片围绕中心轴旋转,摩天轮也是旋转运动,它们都是绕着特定的点做圆周运动。

(三)乘法

知识点 详情 例子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先将整十、整百数末尾的0前面的数字与一位数相乘,再看因数中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30×4,先算3×4 = 12,因数30有一个0,所以积是120。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 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 计算23×12时,先算23×2 = 46,再算23×10 = 230,最后46 + 230 = 276。

(四)千克、克、吨

质量单位 换算关系 生活实例
克(g) 较轻物体的质量常用克作单位,1千克 = 1000克。 一枚硬币约重1克;一小袋食盐大约500克。
千克(kg) 一般物品的质量用千克表示。 一袋大米重10千克;一个西瓜大约重5千克。
吨(t) 很重的物品或大宗货物的质量用吨作单位,1吨 = 1000千克。 一辆卡车的载重量可能是5吨;大象的体重可达几吨。

(五)面积

概念 公式及应用 说明
面积的定义 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可以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常用面积单位 平方厘米(cm²)、平方分米(dm²)、平方米(m²),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如1 dm² = 100 cm²,1 m² = 100 dm²。 测量橡皮擦表面的面积用平方厘米合适;课桌面的面积用平方分米;教室地面的面积用平方米。
长方形面积公式 S = a×b(a为长,b为宽) 已知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则面积为8×5 = 40平方厘米。
正方形面积公式 S = a²(a为边长) 边长为6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6×6 = 36平方分米。

思维导图的作用与优势

思维导图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知识结构,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例如在学习“图形的运动”单元时,通过思维导图可以清晰地看到对称、平移和旋转这三种运动形式的特点及区别,有助于学生对比记忆,在复习阶段,沿着思维导图的分支回顾各个知识点,能查漏补缺,提高学习效率,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也是学生主动思考、整理知识的过程,培养了他们的归纳归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1: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为什么一定要比除数小?

解答:因为在平均分的过程中,如果余数大于或等于除数,说明还可以继续分,就没有完成平均分的任务,有7个桃子要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2个后还剩1个(7÷3 = 2……1),此时余数1小于除数3,不能再继续完整地每人分一个了,如果余数大于除数,比如余数是3或者更大,那就还能再给每个人分至少一个,就不是真正的余数了。

问题2:如何区分平移和旋转这两种运动现象?

解答:平移的特点是物体沿着直线方向移动,物体的形状、大小和方向都不发生改变,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比如抽屉的拉开和关上就是平移运动,而旋转是物体绕着一个固定的点或轴做圆周运动,物体的方向会不断改变,像钟表指针的运动就是典型的旋转运动,它围绕表盘中心转动,方向时刻在变化。

三年级下册数学思维导图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学习路径和知识框架,通过对各单元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思维导图的有效运用,同学们能够更好地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